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: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

2025年10月10日,我们迎来了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。世界精神卫生日(World Mental Health Day)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,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。世界卫生组织认为,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。在这种状态中,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,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,能够有成效地工作,并能够为其居住地做出贡献。

今年的主题是“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”。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,它承载着一个朴素而坚定的愿景:无论你是谁,身在何处,当你需要时,都能获得有尊严、有温度、有成效的心理支持。

一、为什么“人人享有”如此重要?

我们常常把健康理解为身体没有疾病,却忽略了心灵同样需要被关照。心理健康是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、情感和行为,决定了我们如何应对压力、与人交往、做出选择。

它不是少数人的“奢侈品”:心理困扰就像感冒一样普遍。学业工作的压力、人际关系的烦恼、重大生活的变故……每个人都可能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与焦虑、抑郁等情绪不期而遇。

它是一种基本权利:正如每个人都有权获得身体疾病的治疗一样,获得心理健康服务也是一项基本人权。它关乎个人的幸福、家庭的和谐,也关乎社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。

它需要被“看见”和“打破”:时至今日,与心理问题相伴的“病耻感”依然是阻碍许多人求助的高墙。“人人享有”意味着我们要共同努力,打破偏见,让寻求心理帮助被视为一种勇敢和负责任的行为。

二、“心理健康服务”究竟是什么?

它远不止是“看精神科医生”那么简单,而是一个贯穿全生命周期的、多层次的支持体系。

1.科普与预防(面向所有人)

内容:通过文章、讲座、社区活动等形式,普及心理健康知识,教大家识别早期信号,学习情绪管理、压力应对的技巧。就像:我们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而学习营养知识和坚持锻炼。

2.心理支持与早期干预(面向有轻微到中度困扰的人)

内容:心理咨询、热线电话、线上支持小组、朋辈辅导等。这是当你感到“有点不对劲”时,可以寻求的第一道帮助。就像:感冒初期多喝水、多休息,防止病情加重。

3.专业治疗与康复(面向确诊心理疾病的人)

内容:由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士提供的药物治疗、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指导。就像:得了肺炎需要医生开具处方药并进行系统治疗。

三、我们可以做什么? 

1.关爱自己:每天花5分钟觉察自己的情绪,允许自己休息,培养一个爱好。你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“养生”。

2.学习知识:主动了解心理健康常识,能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求助信号。

3.勇敢求助:如果困扰持续两周以上,并影响到日常生活,请像对待身体不适一样,主动寻求专业帮助。求助是强者的行为。

4.支持他人:当身边的亲友陷入情绪低谷时,给予倾听、陪伴和不加评判的理解。一句“我在这里陪你”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。

“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”从来不是一句空口号,而是一场关于“如何好好爱自己、也好好爱身边人”的集体觉醒。每颗心都需要被看见,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对待。若你有需要,欢迎拨打下方心理援助热线,成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“心”伙伴!

心理服务资源

(仅作参考)

1. 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:

服务电话:12356

服务时间:24小时

2. 希望热线-上海市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中心

服务电话:4001-619-995

服务时间:24小时

3. 北京大学心理援助热线

服务电话:010-62760521

服务时间:24小时

4. 启明灯-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援助热线

服务电话:4006-525-580

服务时间:24小时

5. 清华幸福公益常态化心理援助热线

服务电话:4000-100-525

服务时间:10:00-22:00(青少年专线)

非弹窗-访客信息收集表单

获取产品详情与报价方案

请联系您学校的相关老师获取心理测评的入口,可以关闭或忽略此窗口。

评论被关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