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发现孩子对什么都没兴趣,
却对手机依依不舍;
当你叫他三五声都没反应,
但游戏音效一听就精神抖擞
当你精心准备的亲子活动,
还不如一条短视频有吸引力……
别急着怀疑自己的育儿技能,
这届孩子可能只是陷入了多巴胺的“快乐陷阱”

一、多巴胺是个啥玩意?
多巴胺,就像你大脑里的“快乐快递员”,专门派送“真开心!”“好满足!”这样的信号,可如果孩子总沉迷于游戏、短视频、炸鸡奶茶这些“高能快乐”,这个快递员就会越来越“麻木”!
结果呢?普通的快乐已经不够味儿,总想追求更猛、更爽的刺激,最后连写作业、看书这种“慢乐子”,都提不起劲……
二、为啥要搞“多巴胺戒断”?
不是不让娃快乐,而是帮他的大脑“恢复出厂设置”!长期泡在“高能快乐”里,大脑会:
1.情绪与行为调控能力下降:容易出现成瘾行为(如游戏成瘾),冲动控制减弱,情绪波动大,易怒和焦虑;
2.奖赏系统脱敏:对日常生活中普通活动的兴趣减退,难以从非高刺激行为中获得快乐;
3.学习与认知功能受损:注意力难以集中,学习动力下降,判断力减弱,倦怠感,导致学习效率降低,甚至出现逃避学业的行为;
4.对真实世界的体验感减弱:虚拟世界提供的刺激往往比现实世界更强烈、更直接。长期沉浸其中,会让青少年觉得现实生活“太平淡”,无法从中获得乐趣和满足感。
所以,“戒断”其实是帮孩子找回小确幸也很甜、慢节奏也很快乐的能力!

三、怎么轻松启动“快乐重启计划”?
别紧张!咱们不是要消灭快乐,而是戒掉“过度刺激”
1.逐步减少刺激源
如逐步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、移除容易成瘾的APP、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则等。设定明确的目标与时长,明确的目标是你在感到不适时坚持下去的动力。
选择戒断时长(从易到难)
微型戒断(推荐初学者):3-4小时。比如一个周日的下午。这是完美的入门方式,几乎人人都可以完成。
一日戒断:一整天。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。这是最流行的方式,能带来明显的感觉。
周末戒断:整个周末,挑战性较大,但重置效果也更好。
2.共同陪伴与监督
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,如共进无屏幕晚餐、睡前统一管理手机、共同参与亲子活动等。
制定详细的计划
提前说好:什么时候、在哪儿、能做什么、不能做什么。
✅ 允许:看书、散步、做饭、整理衣柜。
❌ 禁止:摸手机、吃零食、刷剧。
3.寻找替代活动与价值认同
运动、画画、做饭、亲子桌游……让孩子在真实世界里找到成就感!
执行小贴士
1.刚开始会无聊到抠手?正常!那是大脑在“重启”~
2.想抓手机时,先深呼吸3次,冲动会像海浪一样退去。
3.提前写一张“无聊时可以做的事”清单,随时救场!
最后一句戳心提醒:你想让孩子放下手机?你先放下!陪伴和沟通,才是孩子最好的“快乐充电站”。
文章转载自郑州卫健委
作者: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儿童青少年心理科 主任 张岩滨
评论被关闭。







